close
「我真正想當的是魔術師,但我變魔術的時候會很緊張,只好避難於文學的孤獨中。」

-賈西亞˙馬奎斯(Gabriel Garcia Marquze)




今晚讀完了吳明益老師的"天橋上的魔術師",
這面就是書一打開的首先映入眼簾的、耐人尋味的話。
年假一結束我好像就輕微感冒了,
本不在意,但今天咳了起來,精神無法集中,
一面想睡覺但真正躺平時卻睡不安穩,算了,
所以只好以這種半倦怠的狀況看點閒書聽聽日文什麼的。



昨天去買空英時順便在書局閒晃,
書局裡的書和雜誌櫃常是流行的方向球,
我看到一本新的雜誌,對向鎖定單身族,尤其是女性,名稱忘了,但有「下班後」三個字。
內容不外乎是小資存錢、運動版面全在談跑步姿勢和運動服裝,
生活方面則教怎麼做出好吃的巧克力點心。
旅遊景點大幅介紹了南法尼斯(Nice),
雜誌裡的魔朵(model)穿得非常時尚,十分享受地鑽進市集裡。

這一切都刻板印象到令我有些莞爾,
我想下一刊(如果還有)大概是介紹泡湯景點、瑜珈運動和文青市集之類的吧,
真的是只有這種身分才做的事嗎?



今天也在電視裡瞄到一個節目,
上節目的藝人都是親子檔,然後請孩子「上座」,
打開嘴巴讓牙醫檢查,
同時有大螢幕一邊投影出口腔的畫面,
牙醫會一邊說明牙齒的狀況,
身為母親的藝人則跟著補充她們家的孩子的事。
這到底是麼回事?現在談話性節目已經這樣做了噢?
螢幕上的口腔和齲齒到底干卿何事,我真是太驚訝了。




然後我一面翻著借來的閒書。
有本「客房中的旅行」是日籍室內設計師所寫,
投宿世界各大飯店時,他丈量房內空間和擺設,再寫點心得。
有意思的是他的手繪風及中肯樸實的評價,有一股親切感。


旅行中好的住宿的確能讓旅人卸下疲憊、養精蓄銳,
我想起夏天時的日本行,某晚特地到溫泉鄉,下禢在日式的精緻溫泉旅館,
但那晚三個人都沒有睡好,隔天互笑說不是有錢人的命。(那晚的住宿是整個旅程中最高價的)
這書讀來很輕鬆,雖是專家所寫,
但無任何背景也都能讀,像聽旅遊+設計達人閒聊飯店經驗一般,
姑且讀讀蠻有趣的。


另一本「慢食」則是由旅居法國的美食作家所寫,
我以為談慢食,但作家火力十足地評判了台灣飲食文化的弊病,
一開始我覺得他有點太理想化所以文字顯得尖銳,
但讀了幾篇之後就慢慢覺得他也提出不少關鍵點,
尤其是我們幾乎不專心飲食,趕著要結束似的,或者配著電視吃。
比起上一本談飯店,這本的作者談得就比較深,
在提到品酒的章節因為完全不懂我就投降了,直接跳過。
我想專家要把話說要讓各種背景的人都聽懂也是門功夫,
也有可能他根本不考慮讀者的背景。
張亦絢的「小道消息」也是這種類型,只管寫想寫的,
否則顧慮大多就無法暢所欲言,
被評為「高度個人主義的作品」。
我想我是可以接受的,反正跳過就好了嘛XD



扯好遠。討厭的咳嗽令人欲振乏力又心不在焉。
而且就這樣已經十一點鐘,
讓我好好睡個覺啊。
我想要生龍活虎一點,拜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oukohe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