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浪基因》,吳毅平攝影集。
禪味十足的話非常有趣。
這兩天一直在雨中騎車。(或許應該說這星期)
正準備出門時開始下、正決定提早搭火車時開始下、
要去市場、從公司離開、從圖書館離開、出門覓食...,
雨之大,猶如歡慶,或是神經病。
結果就是從唯恐避之不及到最後乾脆悠閒慢騎,
反正視線不清,府城每個圓環看起來都一樣,當作雨中遊晃,
雨滴冰涼,汽車急馳濺起的水花濕透了褲管,還真夠浪漫。
這居然就是府城和我的起點哪。
前幾天去了市圖一趟,辦證,又問班級借閱,謎一般未果。
算了反正這週有太多事謎一般未果,總會有果的,如果我耐心等候。
在館中晃晃,「青少年區」,原來還有這種分類法,
幾個高中聯合開出暑假閱讀清單,
因此其中一區只提供高中生館內閱讀,
書單蠻有意思的,涉獵廣泛,連鯨向海都有,好多本我都想看啊啊啊。
新書區居然有《流浪基因》和《你就這點能耐》,
兩本都厚如磚石,呃...,這是謊言,其實是我已經揹了十四本小孩的書了(倒)。
剛好雨勢趁夜色作大亂下一通,
我也就在新書區獨享新鮮的大作了。
非常棒,吳毅平的句子簡短又富禪味,害我一直亂笑。
到底什麼樣的人可以把話說得如此精簡又都是重點。
《你就這點能耐》則是在介紹一個以塗鴉作為拆解權威、反抗權力的街頭藝術家的作品集。
文字戲謔但又中其要害,好幾幅塗鴉也令人莞爾或驚嘆,
一時也令我想起柏林的塗鴉。
為靜下心,週末早晨最適合讀書。
也是借閱的新書《建築修行武者》一讀則欲霸不能。
封面的高第已引我興趣,
這位日本年輕的建築師更是走訪歐洲建築,
甚至到德國建築事務所工作,居留柏林四年。
(對了,雖非重點,但他是村上中毒者,還會買小說的各國語言版送外國友人)
前四章從柏林的生活談起,講述自己對建築的熱情和抱負,
以及如何逐步走向自己的志業。
那之中有鮮明的熱情鬥志,有不畏挑戰的精神,
就算是第一次讀的人都可以充分感受到,且被間接鼓勵,
我想我也應該在帶點陌生、緊張、充實和興奮的新生活裡,
盡量以行動實踐自己心中所謂的夢。
對於工作,似乎想得遠又想得少,
才要第二天,不急,
前面的緩慢都是為了後面的衝刺,
教都是為了不教。
天啊我終於寫好了這篇一直非常想寫又混亂拖延的雜記。
但寫出來終究還是不免混亂啊。